關鍵字:冷,巴士司機,標準上海人。
這趟主要是去工廠看一些製作過程,讓董事長他們瘋狂請客?!(大誤)
第一天到的時候其實是晚餐時分,而且要直奔位於蘇州的工廠,沒有要留在上海
到那邊已經是晚上九點,董事長一行人等著我跟我老闆一起吃(ㄏㄜ)飯(ㄐㄧㄡˇ)
第一晚,喝酒好睡覺。
接著是兩天蘇州工廠的行程
跟著工廠的人一樣的作息,七點半吃早餐,八點上班,中午十二點午飯,晚上五點吃晚餐。
白天在看過製版、印刷、糊盒之類的過程後,我就待在版房做跟在台灣一樣的事....還沒辦法很流暢的打字....
接著在晚上洗澡洗到一半時還被版房的大哥請下去辦公室看打樣,
說是要我看過才能決定大印(就是開始正式印刷)....這..............
oh,對了,這時候我是住在工廠宿舍,晚上大約是2~5度。
洗澡完如果不穿襪子(而且要穿兩層)或脫鞋你會馬上感覺到腳掌的知覺被磁磚地給強暴了。
暖氣,必備。
隔天早上整理完到工廠附近走走,發現外頭的水龍頭滴下的是冰時,腦袋只有"WTF"的想法而已....
吃飯時你會看大家都吃很快,因為飯菜只要放超過5分鐘立馬變冷,填飽肚子同時與時間和溫度賽跑。
晚上也沒什麼娛樂,外面只有馬路而已,晚上也只能繼續加班。
第三天到了上海設計部,其實也沒什麼感覺,就是在上海做跟台灣一樣的事XD
只是有時候得從老闆家搭社區巴士到地鐵站再走路到公司。
說說社區巴士吧
因為感覺大陸住宅區跟工商區區分的很明顯,所以大部分的社區都會有巴士來接送居民到附近的地鐵站
而我那邊的司機,有一天看我感覺不是住這邊的人,當我拿出交通卡要上車時問了我一句
『你哪兒來的阿?為什麼你有我們的卡?…』(請自行轉換大陸腔),當然我也說了我是住這的,連門牌號都跟他說了,就是不信
巴拉巴拉說了一大堆意思就是我要掏兩塊人民幣才能搭車
當下我沒想太多,只覺得他太煩了就掏錢給他
孰不知後面幾次他老兄只要看到我要上車就說『ㄟ,小夥子,付錢阿!你外地來的,搭車要付錢呀!』
只是我之後沒給他錢,他就會開始跟別的乘客說『這小子我上次就逮到他了』『別區的拿了張卡就想搭車…』之類的話
但,我還是沒給XD...反正看他嘴砲也是有趣,我在那也沒人認識我,就隨他去吧。
周末就是逛逛上海跟蘇州,等照片出來我想會比較有趣
在此略過
第二個禮拜上海設計部來了個同事(事後發現是某學校的學生來實習)
這才開始注意到某些上海人的一些小地方很奇妙
大概是太冷,導致不是每天洗澡,所以身上.....。
會留指甲,尤其是小指。
所以你知道當我跟實習生在同個房間的時候.....
當我要教他做一些東西更是........
嗯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我不想再回想了。
接下來我想也沒什麼了,等照片吧!
要我說上海與台北的不同的話....
大概就是"大氣","寬","吵"
高樓大廈以群為單位,
兩邊道路隨隨便便就是8線道以上,還不是高速公路等級的路段
市區不像台北一樣有壅擠感,反而有種開闊
常常會看到寶馬、藍寶基尼之類的跑車在路邊奔馳、停放
車子的喇叭按免錢,在台北大概就被抓下來打了的那種按法,長按8秒、點按10秒是常有的事。
然後我累了,慢慢等待照片吧!